2020年高考生是“倒霉”的一届吗?

摘 要

  2020年高考生是 “倒霉”的一届吗? 抗击疫情,打赢与不良心理和情绪斗争的“心理防御战”至关重要。省妇联特开设“心理课堂”,每期特邀一位心理学专家讲解心理防护、调解情绪

2020年高考生是

“倒霉”的一届吗?

抗击疫情,打赢与不良心理和情绪斗争的“心理防御战”至关重要。省妇联特开设“心理课堂”,每期特邀一位心理学专家讲解心理防护、调解情绪、缓解压力、调适家庭关系等心理健康知识,为您构筑防疫抗疫心理防线,奉献一份特别的关爱!

今年延长的寒假,让很多家长和学生产生了焦虑,直呼“冤”:出生时碰见了非典,高考又遇到新冠肺炎,真是“倒霉”的一届。许多家长更是变相的认为疫情会导致孩子分数的下降!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疫情真的能左右你的中高考成绩吗 ?

个人认为,这次猝不及防的疫情,可能打乱了你的学习节奏,但不会影响你整体的排名。本次疫情的发生不是一个地区一个省市,而是全国范围的疫情爆发。对于全国考生来说,在家的时间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即使不延迟,大家备考的时间也是相同的。而且高考本就是每一个省单独计划招生,每一个省有每个省自己的分数线,所以对于考生来说是相对公平的,在冲刺阶段无论是上学还是居家,都要靠自身的能动性。

可能网课让你感觉很不踏实;可能开学时间越晚,就越心慌。但这只是把你上学所产生的焦虑换一种形式表达出来,在学校你会因为激烈的学习氛围而焦虑,你会因为跟不上老师的课程而焦虑,你会因为每天做不完的卷子而焦虑。无论你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这种焦虑都是无可避免的。当条件对所有考生都一样的时候,已经没有了所谓的影响不影响了。当然,抓紧当下时刻好好备战才是根本。

2020届高考生不是“倒霉”的一届,反而是真正经历考验的未来栋梁, “生于非典,考于新冠”,你们经历不凡,就注定非凡。过去,没那么多的伤感;未来,永远都充满希望。

疫情肆虐,终有了时!高考必胜!阳光、勤奋、自律的同学们,胜利一定属于你们!

“疫”高考 “心”解惑

“疫”高考“心”解惑--郭林.33:58来自黑龙江妇联

为什么同样面对疫情和高考,

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

Q:在推销员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天气炎热,非洲人向来都是打赤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皮鞋呢?”于是放弃努力,失败而归;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发大财而归。

同样事情的发生,心态不同,结果不同。一个人的心态与自身成长的环境、人格、价值观、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同样面对疫情与高考,心态不同结果不同。

这种变化下对学生个人、学习、

生活及家人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Q:

积极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产生适当的压力和焦虑会有助于我们积极应对当前的学习和工作,变压力为动力。

消极影响

当人在重大的压力面前会产生消极认知,觉得自己高考无望,认为自己哪也考不上。情绪低落,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行为懒散,整日在家玩手机、不爱与人交流……

不良情绪的影响下学生应如何应对

疫情与高考带来的双重压力,

家长又该做哪些?

Q:心理学家贝克的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认知、情绪与行为三者互相影响,形成正性或者负性循环。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调整:

一是加强对自身情绪的监控

及时地量化和评估情绪是调控情绪的第一步,让潜在的情绪显性呈现。我们可以学习对自己的情绪进行量化评估,比如0~100分,0表示一点也不焦虑,100表示极度焦虑,50分是中度,给自己的情绪打一个具体的分数。每隔一段时间及时地跟进评估,还能了解自己情绪变化的规律。

二是接纳自身的不良情绪

应激反应是应对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应,在重大危机面前,每个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所以,焦虑、恐慌、愤怒,都是可以理解和接纳的,这需要时间来平复。

三是适度表达不良情绪

我们可以与身边的亲人好友交流,疫情面前,他们也有类似的感受。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会极大减少你本身的不良情绪。通过倾诉、表达、宣泄,我们的情绪会得到适当改善。

四是减少负性信息刺激

接受过量信息会导致大脑的超负荷运转。关于疫情,网上有诸多谣言,难辨真伪,过多负性信息,会增强负性情绪。因此,我们可以将每天查看疫情动态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内,且只看官方信息。

五是保持积极思维

影响我们情绪和行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高考虽然很重要,但高考不会决定终身。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歪曲认知,从而改变负性情绪与消极行为。

六是增强掌控感与愉悦感

比如:稳定的作息习惯,既能使机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保持精力充沛,也能增强个人内在的稳定性与确定感;通过适当的室内运动,大脑会分泌更多多巴胺,使人产生愉悦感,并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掌控感;在这期间,不妨安心读书、好好陪伴家人,加强与朋友的交流等等。

七是积极寻求心理援助

如果你的负面情绪已经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建议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心理咨询。

在这里想对考生家长说:家长的焦虑心理,势必加重考生的考前焦虑。

1.避免对孩子过度关爱。

不要在家里总是对考生嘘寒问暖,或谈论考生,这容易导致家庭气氛紧张,不利于考生调整心态。

2.避免家庭琐事干扰孩子。

父母之间的争吵、与邻里之间的冲突及其他冲突,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讨论,避免孩子受到影响而增加烦恼。对于家庭的其他重大事情,最好也安排在高考之后再做决定,以免分散孩子的精力,从而影响考试成绩。

3.越到高考后期,家长越应该降低期望值。

考生家长应把“快去学习”换成“早点休息”,高考最后冲刺阶段,家长应该降低期望值,多鼓励孩子,稳定孩子的情绪一定要给他们留出自己的空间,充分信任孩子的能力。一些家长由于自己紧张、焦虑,会不停地提醒孩子学习,让孩子超水平发挥,这些做法不仅不正确,而且会让孩子反感。把让孩子学习的话挂在嘴边,不如尽可能地让孩子早一点休息,多一些运动,确保充沛的体力和最佳的精神状态。

面对疫情和高考的双重压力,

产生的失眠、焦虑等问题

如何进行调适?

Q:在这里可以教给大家在疫情期间缓解负面情绪的方法,请大家跟随我的音频指导语来做。

一是数息法

数息法,就是在进行腹式呼吸的时候,通过数“呼气”的次数来放松身心,诱导睡眠的发生。

二是身体扫描练习

适用于因焦虑等情绪无法关注当下时,或因压力大、恐慌、焦虑情绪而导致的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睡不着等情况。该练习可在白天无法专注于当下时做,也可以在睡前或早醒时躺在床上做。

三是正念呼吸练习

新冠肺炎疫情下,当你的担心、愤怒、悲伤、烦躁等负面情绪袭来时,你可以采用这个简短的方法进行练习,适时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也可以睡前使用,只需将坐式改为躺式来练习,帮助自己入眠。

本期嘉宾

郭林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校专职心理专业教师,业务骨干,团体心理培训教练,青少年感统训练师,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专业研究员。

姐妹们

为了家庭的和谐幸福

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吧

欢迎关注每期的

“心理课堂”

点击文末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